8月18-20日,以“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长沙智慧教育实践成果成绩亮眼:66个案例荣获“2025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9个单位参与大会分享指盈配资网,从教育管理、课堂实践等维度展现“长沙经验”成为大会焦点。
在“迈向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平行会议中,长沙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专家委员会专家缪雅琴担任主持。该环节包含教育智能体平台发布、云端学校建设指南(草案)等重要内容,还汇聚了上海、天津、克拉玛依、宜昌、蚌埠、广州、成都等地教育局长的智慧教育报告。缪雅琴凭借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指盈配资网,从容统筹现场流程,确保了这一重要环节的有序推进,为各地智慧教育经验的高效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人工智能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创新”平行会议中,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周小青受邀发表特邀报告,他以“智能时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愿景与策略”为题,深度融合长沙二十年来的实践探索成果展开分享。报告直指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指标体系统整不足、数据采集智能化程度低、治理效能薄弱等深层困境,系统阐述了智能技术驱动下评价呈现的“人本化、多元化、素养化、过程化、交互化、数据化”六大新特征。同时指盈配资网,结合长沙在构建市、区、校三级数字化评价体系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以重构融合贯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维数据驱动生态、研发素养导向智能工具、完善协同化保障机制、筑牢伦理安全防护为核心的实施路径,为各地破解综合素质评价落地难题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长沙方案”。
在“领军教师与智慧课堂”平行会议上,长沙市教科院院长黄军山发表主题报告“‘六维’品质课堂:AI驱动下教学样态的重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长沙实验区成果汇报”,系统分享了长沙在AI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领域的实践成果。报告直面AI赋能课堂面临的三重挑战,介绍了长沙确立的主体性、融合性等五项应用原则,以及涵盖学习目标契合化、内容结构化等维度的“六维”品质课堂评价标准,并展示了区域在生态培育方面的成效——建成103所“未来学校”、2500余间智能教学空间,培养千余名信息技术专家型教师,推广“三元五环”等创新模式。同时,通过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双闭环模型、雷锋新城小学的AI听说课堂、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交互式学习、清水塘北辰小学的学情智能反馈等实例,呈现了依托AI实现个性化教学、结构化内容整合、具身化学习、交互式思维训练及精准化评价的五大应用路径,为AI时代课堂品质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长沙经验”。
从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再到场景延伸,长沙在此次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用66个案例的实践厚度与9场分享的思想深度,勾勒出智慧教育落地的“鲜活样本”。这些探索不只是技术的叠加,更是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生态重构——让AI真正服务于教学提质、管理提效、成长提速。未来,长沙将继续沿着“实践中创新、创新中沉淀”的路径,把智慧教育的“星火”聚成“火炬”,在人机协同的新赛道上,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写下更生动的注脚。
通讯员龙娟 刘翠鸿 潇湘晨报记者沈颢指盈配资网
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